護理人力短缺 立委建議引進專技移民 是否提高入住機構補助 衛福部評估中
國內護理人力短缺,立委建議引進專技移民補足人力缺口。
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,由於護理工作依法須具備台灣專業證照始可從事,牽涉層面較廣,還需進一步研議。有關住宿式機構補助額度,衛福部正研擬是否再提高或按失能等級區分,另外對機構的補助,也會將防疫措施納入。
立法院衛環委員會 11 月 10 日邀請衛福部進行「長期照顧 2.0 政策檢討與策進規劃,及如何擴大服務態樣、維持服務品質與滿足需求」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。
衛福部報告指出,因應長照 2.0 服務涵蓋率及服務人數持續增加,111 年長照總經費編列559.9 億元,較 105 年成長逾 11 倍。1966 長照服務專線自開通以來,截至今年 9 月底累計撥打 146 萬 6728 通,平均每日 1138 通。
截至 111年 9 月底止,包括老人福利機構、一般護理之家、榮民之家及住宿式長照機構共計 1669 家,總供給床數 11 萬 4544 床,服務使用率 82%。
目前已核定佈建中之住宿式機構有 56 家,預計可新增 6477 床。
【5.6萬外看家庭使用長照 交通接送、喘息服務為主】
聘有外籍看護工的家庭,被照顧者經縣市長照管理中心評估需要等級第 2 級以上,就可申請專業服務、交通接送、輔具服務、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、到宅沐浴車、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以及喘息服務;截至今年 9 月底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使用長照服務為 5 萬 5917 人,較110 年同期成長 103%,其中照顧服務(沐浴車及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)6947 人、專業服務 1萬 2278 人、交通接送 3 萬 425 人,輔具租賃購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 1 萬 3662 人、喘息服務 2 萬 2932 人。
立委羅美玲表示,目前國內實際從事相關工作的照服員約 9 萬 4 千多人,大部分為新住民,而相關辦法也規定,照服員每六年須接受繼續教育課程,然而衛福部的學習平台卻僅有中文,勞動部建置的長照數位學習網站雖有提供多國語言,但卻無法計入時數。她建議,衛福部提供多語言介面、題庫及課程提供照服員學習。
【新住民從事照服工作增 訓練平台建議增加外語】
薛瑞元表示,會再跟勞動部討論,若兩者內容相同,可以直接做移植,但不同的部分還需要外語翻譯,後續會跟勞動部協調,看如何將教材發展出來。
國內護理人力不足,當中也有不少轉任照服員,立委游毓蘭指出,現行入出國及移民法第25 條規定,符合國內所需的高級專業人才可申請永久居留,但目前全台護理人員當中,只有一名是外籍,因此她認為,衛福部可和勞動部協調引進專技移民從事護理工作,以解決護理人力荒。
薛瑞元回應,依目前規定可引進外籍移工從事照服員工作,但護理人員則必須具有台灣的證照才能從事,是否引進外籍人力牽涉較廣,必須更審慎的研議。
108 年起推動住宿式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,以年度補助入住 90 天以上住民,一年最高 6萬元,110 年度有 88.3%入住機構者獲得政府相關補助。日前有民間團體建議,針對重度失能者採按月補助,以降低家庭負擔。薛瑞元指出,目前正考慮是否提高補助額度,是否按失能程度分級還在討論中,設計出可行又能達到目的的制度。
薛瑞元也提到,從這次的疫情發現,住宿式機構的防疫作為相當重要,因此未來會設定指標,讓機構分階段精進防疫措施,並根據改善程度給予補助。
立委張育美表示,目前的長照服務對於需求等級 7 級至 8 級的重度失能並不適用,大部分還是要自聘外籍看護工或入住機構。薛瑞元表示,雖然最後選擇僱用移工或到機構照護的都有,但目前使用居家社區服務的民眾中,需求等級 7 級至 8 級者佔約兩成,另外,自長照 2.0上路開始,穩定使用服務人數,平均使用為 503天,還是有一定比率的忠實使用者。
資料來源:外勞通訊社111.11.10 |